重点推荐 工作动态 师生之家 学习之窗

播撒科学之种 西湖大学博士生赴黔东南科普支教

来源:西湖教育基金会 发布时间:2019-07-17 作者:崔娇娇

第一次去黔东南、第一次走崎岖山路、第一次支教……刚刚过去的五天,对西湖大学的11位博士生来说,注定终生难忘。

717日,由西湖教育基金会和西湖大学团委、教务与学生事务部共同组织的西湖大学博士生科普宣讲团首次启程,他们要前往1500公里外的贵州省台江县。

1

西湖大学博士生科普团出发前合影

他们中既有意气风发的青年科研人员,也有默默为科研提供保障的工作人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使他们每个人都无畏艰辛,愿意无私付出,只为将科学种子播撒到山区孩子的心中。

传播科学知识,传递的是一种理想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科普团成员一丝不苟。大家根据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分组,各自备课。负责上课的博士生不少在科研上已经颇有造诣,但依然会提前试讲好几遍,还邀请其导师、同学试听点评,大到讲课的主题,小到课件里的一张配图,他们都会不断斟酌修改,只为自己走上讲台授课时能达到最佳效果。

当西湖大学博士生走进城关二小的那一刻,等在教室里的孩子们沸腾了。睁大双眼、满脸兴奋,他们想看看博士生到底长啥样,他们讲的科学课到底有啥不同。

微信图片_20190722182107

孩子们好奇地围着支教老师的讲台

平日久待实验室的博士生们,一个个化身为科学老师。研究衰老的白惠茹带来的课题是“永葆年轻的魔法棒”、计算机专业的盖思博讲的是“Python编程基础”,物理专业的邵文俊讲的是“生活中奇妙的光”、生物专业的林作宝则给孩子们科普了“斑马鱼”……

对于支教地的孩子们而言,亲眼看到斑马鱼等模式生物,亲手做可乐与鸡蛋之间的化学反应实验,都是一次与科学的真切接触。当一粒糖掉进可乐里立刻水柱冲天时,孩子们眼中闪现出的激动和不自觉发出的惊呼,也让上实验课的博士生陆恬倍感欣慰。

微信图片_20190722172442

陆恬教孩子们做化学实验

结束一天的课程,台江县城关二小七个班的五年级学生在西湖大学博士生的带领下,分别画出七大洲的代表性动植物物和地标性建筑,共同拼出一幅独一无二的世界地图。他们围着地图,共呼“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那是西湖大学博士生和当地孩子们共同的科学梦。

微信图片_20190722172415

科普团与近300位小学生围着巨幅地图合照

捐赠科普物资,留下的是一份希冀

方召镇中心小学,离台江县城13公里,海拔1050米;交下小学,驻地海拔900多米,距县城53公里。两所学校自然地理环境恶劣,都是台江县高寒偏远的教学点。

除了科学知识,科普团还给这两所学校带去了量身定做的科学物资,搭建了一个“科学角”。交下小学没有科学课,方召镇中心小学五六年级才开科学课,且科学课也没有专职老师。为此西湖教育基金会特意购买了科学课教学平台“美丽科学”软件、DIY教具包、科普图书、显微镜、望远镜、地球仪等科学物资,这些都是这两所小学所没有的。

微信图片_20190722172403

卞维祥在“科学角”教孩子们使用显微镜

交下小学三年级学生张兰(化名)第一次见到显微镜。科普团博士生卞维祥在讲解如何使用显微镜时,她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当卞维祥示意她亲自去使用显微镜时,她涨红了脸,既兴奋又拘谨地问:“我真的可以用它吗?”当她一番调试后从目镜里看清了一只果蝇的翅膀时,她对着卞维祥和身边的同学笑了,笑得如此骄傲和满足。

在这个小小的“科学角”,还有30多张动植物细胞玻片。张兰说,她想在四年级看完每一个玻片。

微信图片_20190722182924

第一次使用显微镜的孩子

721日,西湖大学博士生科普团返回了杭州。对于台江县的孩子们来说,科学梦想或已萌芽。对于西湖大学11位博士生来说,他们对科普、对科研都有了新的理解。活动中蕴含的为社会提供科普教育的公益精神,正慢慢渗入西湖大学的科研文化中。

博士生有话说

微信图片_20190722172143

吴培菡(18级生物学博士生)

“教育应该是一团火,一个希望的点燃者,一个在心里埋下的小小种子。当我们把望远镜,显微镜带给他们时,他们一个个欢呼雀跃。我们此行能做的很少,但我们大声告诉孩子们,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希望你们能看到,能走出去!我想若有一个孩子因我们的到来而改变,因我们的介绍而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有一个成为科学家的梦,那我们就不虚此行。”

微信图片_20190722172335

卞维祥(18级生物学博士生)

“希望在十年,二十年后,有那么几个孩子因为我们这次活动而向往科学,走近科学,最终成长为科学大家,那可是值得我们骄傲一生的事。”

微信图片_20190722172428

王文静(18级生物学博士生)

“面对孩子们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我才更加体会到了老师的责任重大。老师们不止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帮助孩子们看世界的眼睛,‘传道受业解惑’所包含的意义,远比课本本身厚重。”

微信图片_20190722172432

谢少芳(18级生物学博士生)

“方召小学和交下小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性格内向,不愿表达自己的内心,这让我真实感受到原生家庭的深刻影响。我们也许不能改变他们父母的思想,但我们如果能影响到他们的思想,那就有机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微信图片_20190722180038

李星星(18级生物学博士生)

“科学之美,教育的爱应该来到每一个祖国的小花朵身边。我们希望他们健康成长,身体和精神同行。感谢自己为此努力过。”

微信图片_20190722180218

陆恬(18级生物学博士生)

“她的目光突然黯淡下来,告诉我说,她们这里的女孩子,一般都不去读高中的。我突然觉得有些难过与无力,想到即使在初中毕业时,她有优异的成绩,有远大的抱负,想要走出这个偏僻的小苗寨,到更广阔的天地学习,这对一个女孩子是那么困难。

我们此次短暂的社会实践若想燃起星星之火,不仅是要在这里的孩子们的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天高海阔,告诉他们不仅应该为此付出努力,更应该有勇气,有信心去争取他们光明远大的未来。”

微信图片_20190722180041

周瑶(18级生物学博士生)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群朴实坚韧的孩子,他们热爱学习,他们渴望接受新的知识,但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以及山区交通的闭塞,他们的视野不够开阔,人生理想不够明确,虽然我们知道一次短暂的支教活动所带给他们的帮助微乎其微,但希望这次科普宣讲能够在他们心里埋下科学的种子,希望的种子,让他们再次坚定走出大山,看看世界的信念与决心!”

微信图片_20190722172419

白惠茹(17级生物学博士生)

“特别想讲一位尤为触动我的方昭小学三年级女同学,成绩优秀,是他们的年级第五名。当问到她有没有梦想时,‘我想当一名歌手’的回答让我很惊讶。出于好奇,我继续追问她有没有想过成为一名科学家,她告诉我,‘我没有观察能力’。她并不了解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也没有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竟然就给自己贴了这样的标签。此行只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知道,他们离科学家并没有那么遥远,他们也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

微信图片_20190722180657

盖思博(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生)

“坐在我旁边的孩子问我:‘你学的是什么?’我告诉她我学的是计算机,计算机中的人工智能。她对我说她也想学计算机,因为她觉得那很酷很好玩,只是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从来没有上过,所以对计算机究竟是在研究什么也并不知道。我感觉这些孩子不管以后如何生活,至少现在,他们是真的有着梦想的。”

微信图片_20190722172406

邵文俊(17级物理学博士生)

“在这里,你的亲眼所见与书本上的不一样,亲身体会才能发现走出大山的不易。我们的到来,不是奢望因为我们的一句话,一节课而改变孩子们,只希望他们知道大山外还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微信截图_20190722181214

林作宝(17级生物学博士生)

“有人说对小学生进行科普,本科生就可以,你们博士生有什么特别的。我想说,首先我们是做过开云app官网下载安卓 的人,对科普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讲东西的角度也会不一样。然后就是我们在某一个层面来可以说是他们的榜样,我们能引导他们,科学不远,科学家不远,努努力,一切都是可以实现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