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堡垒。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2020年西湖大学党委全面优化基层组织架构,新调整的26个基层党组织,就像是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最小“细胞”,通过多元创新的活动方式,不断激活西湖大学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释放学校发展的“红色动力”。
12月,西湖大学工学院第二党支部组织开展了“走进西湖水域,感受生态之美”主题党日活动,因为该支部党员来自环境与资源方向,因此量身定制了一场西湖水域生态治理之旅。
第一站是西湖区水域管理处玉皇预处理场。根据提前设计的路线,首先由水域管理处的杨俊书记带着党员们参观沉淀池水处理工艺、5万吨降氮反硝化滤池工艺和污泥脱水车间;随后,水域管理处的丁秀颖老师在党员活动室为党员们介绍了西湖浮游植物和西湖引配水工程的历史。
西湖引水工程是在1986年建成的,当时西湖水质恶化,形式严峻,西湖又是一个封闭型浅水湖,加上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城市发展导致一些工厂污水流入西湖,使得西湖水体富营养化加剧。西湖引水,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西湖的常年水位,缩短了湖水的滞留时间,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控制了西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磷含量、抑制藻类滋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钱塘江水质自身受潮汐和上游环境变化的影响比较大,一年中钱塘江水实际能引入西湖的天数渐渐不足100天。西湖综保工程实施后,西湖库容量增加,水量补给的矛盾加大。因此,“西湖引配水工程”正式启动,于2003年9月10日,引水工程主体(配水工程)全部竣工正式通水。
西湖引配水工程采取絮凝沉淀的工艺对钱塘江原水进行净化,水体透明度达120厘米后,通过小南湖、浴鹄湾、乌龟潭、茅乡水情、长桥等 6 处入水口注入西湖,再通过西湖东线、北线的9个出水口流出,实现对西湖的换水。
从钱塘江闸口段江岸,通过引水泵站日引40万方的钱塘江水供作西湖的“源头活水”,年引水量达1.2亿方。按西湖库容量计算,相当于一月换一次水。泵入的钱塘江水经玉皇山南侧和赤山埠两座预处理场絮凝沉淀,使其透明度达120厘米。经过预处理的40万方引水,其中30万方经玉皇山预处理处流出,27万方经原有西湖引水渠道配水至小南湖,3万方经九曜山隧道东口的泵站提升后沿长桥溪进入西湖长桥水域;另外10万方则经赤山埠预处理场流出,注入杨公堤以西水域。湖水经过出水口向市区河道配水。“六进九出”的进出水格局保证了引水流场分布均匀充沛的水量不仅加速了水体的流动,提高了湖水的自净能力,实现了西湖流域“蓄、泄、控”的连续统一,还增加了城市河道的配水量,改善了市区河道的水质,做到了“一水多用”。
西湖引配水工程实施后,西湖水质明显改善,西湖的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营养指标下降,各湖区的透明度持续提高。引配水工程实施前的2002年,西湖的年均透明度仅约43.7cm,引水后至2005年,西湖年均透明度增加至64.8cm。近年来,西湖主湖区水体年均透明度均达80 cm以上。
听完丁老师的介绍,现场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讨论。丁老师提到:经过多年的治理,西湖已从超富营养化湖泊转变为中富营养化湖泊;浮游动植物的小型化是目前困扰广大生态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沉水植物生物量的控制(寻找最佳收割时机和收割量);局部浮游植物聚集时有发生。研究微生物、水与能源的老师们提出了建设性的想法,并和丁老师初步探讨了合作研究的意向。
第二站是杭帮菜博物馆,党员们参观了杭帮菜博物馆展厅并在博物馆就餐,充分体验了杭帮菜的饮食文化。
第三站是在江洋畈生态公园,前身是西湖淤泥疏浚的堆积场。1999至2003年间,西湖淤泥通过管道输送到了这里。堆晒几年后,在西湖淤泥里沉睡了数百年的水生、陆生植物种子纷纷发芽,江洋畈变成了以垂柳、湿生植物为主的次生湿地。当政府决定要将这块离西湖只有一两公里的荒地建设成为城市公园的时候,决定保留基址绝大部分现状,用可回收的锈板围合出若干次生植物群落,用一条高低曲折的木栈道漂浮于淤泥之上,穿行在湿生林地、浅水沼泽和池塘水泡之间。
参观完江洋畈生态公园后又漫步去了八卦田遗址公园,在那里感受到了南宋时期的农耕文化。
西湖党员们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学习到了水域生态治理的相关知识,还借此找到了项目合作的机会,并在杭帮菜饮食文化和南宋时期农耕文化之旅中提升了民族文化自信,是党建促科研的一次有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