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西湖新闻我在西湖读博士

新生见面会 | 杨书逸:会四国语言的绍兴男孩来了
我在西湖读博士
张弛2021年09月09日
媒体联系 张弛邮箱: zhangchi@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西湖五期,我们迎来了313位博士新生。

每一位新生,都能与你道出独一无二的“选择西湖”的理由。

他们是谁、从哪里来、想在这里干什么?

“新生见面会”将带领大家靠近这群朝气蓬勃的新新人类,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的梦想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本期新生:

2021级博士研究生杨书逸

毕业院校:德国海德堡大学所在实验室:表面界面与凝聚相物理化学实验室

导师:王鸿飞


在“西湖五期”的新生中,杨书逸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他辗转于三个国家,会四国语言,在海外生活了整整16年。生活经历之丰富,让很多人望尘莫及。

然而,从德国海德堡大学硕士毕业后,他却一度担忧自己成为“失学少年”。


杨书逸出生于古城绍兴,他父亲是一位学者,主攻环境科学。

2004年,父亲要去以色列攻读博士学位,决定举家迁移。于是,12岁的杨书逸跟着来到了中东的一个小城市——斯德伯克(Sde Boker)。

斯德伯克因是以色列第一任总理大卫·本·古里安的故乡而闻名,这里最早是由先驱者们建立的集体农庄(基布兹),其使命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治理内盖夫沙漠。

初来乍到,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同学,一句希伯来语也听不懂,杨书逸到以色列的第一年,几乎没有和同学讲过一句话。


杨书逸在以色列


可不紧不慢,他用一年的时间,把《新概念英语》的希伯来语版本全都背了一遍。

然后,突然有一天,他用熟练的希伯来语开口讲话,让全班同学吓了一跳。

5年后,父亲拿下了博士学位,可以选择回国发展,也可以继续留在海外。

这一次,父亲把选择权留给了他,问他想去哪里?

仔细权衡之后,杨书逸觉得海外的学习更加充满挑战,他想继续。

于是,他们又举家搬到了德国。

又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又是一门从未接触过的语言。

但有了以色列的经历,杨书逸并不担忧。

再一次拿出当初学希伯来语的毅力,他渐渐适应新家、新伙伴。然后,参加德国高考,顺利进入了海德堡大学化学专业。

人生似乎就此一帆风顺, 连他的父母都放心地离开他回到国内。


2020年,德国语言协会(GfdS)评选出十个“年度词汇”,在语言层面上以特殊的方式概括过去一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自1977年以来他们就一直坚持做这件事。

当年排名第一的热词是Corona-Pandemie( 新冠病毒大流行病),排名第二的是“Lockdown (封城)”,排名第五的是“AHA( 距离+卫生+口罩)”……

“如果说,最初新冠改变的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现在它已经让整个世界为之停滞。”杨书逸说。

2020年3月,因为疫情,他所在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审批都被暂时搁置,时至今日情况仍没有好转。

下一步何去何从?在茫然的等待中,杨书逸的导师建议,也许他可以回中国试试。“那时候中国的疫情显然已经得到了控制。”

但杨书逸有点犹豫。对于一个在海外求学16年的人来说,如何回到国内继续学习是一个大问题。

“我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国内的教育模式,”甚至连能否跨过入学门槛他都没有自信。

比如国内大部分高校申请博士都需要笔试,杨书逸虽然中文听说读写流利,但要用中文去表达学科领域的专业词汇却有难度。


杨书逸在德国


德国的硕士培养以“涉猎广博”为主,他同时参与了五个不同方向的科研项目;而国内很多有意读博的学生,早在本硕阶段就会定向进攻一两个课题,拿出署名一作的论文。

这位儿时几度轮转的淡定少年,这次真心“忧郁”了。

2020年12月,就在他徘徊之际,父亲的一位朋友向他推荐了西湖大学。

“他说,虽然这所大学成立不久,但小而精、高起点、研究型的特点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一所新型大学肯定有很多创新的地方,也许可以一试。”

趴在西湖大学官网上,杨书逸仔仔细细研究了申博的每一条。

入学采取“申请—考核”制,对于申请对象不强调论文;本科生和硕士生都能申请,即使工作几年后想来也OK;学校推进独立实验室制度,采取国际化的培养模式;还有,学校的授课、学术讲座、论坛都是全英文……

看起来似乎很棒!就像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一个月后,杨书逸正式递交了申请,选择的导师是理学院王鸿飞。

王鸿飞,表面界面与凝聚相物理化学实验室PI,本科毕业于中科大,199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2年,因表面与界面物理化学和非线性光谱与动力学领域的贡献,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亦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王鸿飞怎么看待这位学生?

出人意料,杨书逸担心自己的每一个“弱点”,在王鸿飞眼里都“不是事”。

“在我看来,学生是否发表过论文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张白纸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坏事!我更关心的是,他是否愿意学习,是否愿意跟我学习!”王鸿飞幽默地说,导师与学生,同样得“看对眼”。

而杨书逸的多元文化背景,引起了王鸿飞的更大兴趣,“一次次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至少说明他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会希伯来语和德语,我想他一定能看到一些我看不见的东西。”

交叉、碰撞、多元,这正是西湖最强调的文化因子。

于是,gap了两年之后,杨书逸终于找到了契合自己的小天地。

唯一令他有些苦恼的是,迷你的云栖校园没有一个大草坪,无法继续他玩飞盘的爱好。“不过,不着急,云谷校区马上就要来了!”他微笑着说。


Baidu
map